-
試驗研究 一種基于高溫合金超薄件的晶粒細化劑 及其與鑄造工藝適應性研究 ? 蔡文波1,楊金俠2,孟 杰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形狀特征與領域知識驅動的多特征多領域 鑄件模型檢索算法 ? 孫曉龍1,張東城2,王 玉3,計效園1,王先飛2,王 琳3,劉睦坤4,李寶輝2,周建新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不同凝固條件下共晶Si 生長界面穩定性 及分枝生長 ? 周鵬飛1,2,顧偉璐1,陸從相1,楊書根1,孫 瑜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原位自生富Ta 相增強鋯基非晶復合材料 及其力學性能 ? 劉 凱1,張 磊1,陳忠維1,呂書林2,郭 威2,3,4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導軌材料抗電弧燒蝕性能 ? 譚本立1,2,范新會1,2,劉 杰1,2,王 鑫1,李 炳1,楊 珂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無機磷酸鹽干態覆膜砂用粘結劑的改性研究 ? 夏增權1,2,張友壽1,2,夏 露1,2,羅圓圓1,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鑄鋼?鑄鐵 回火溫度對Cr23 高鉻鑄鐵組織性能的影響 ? 李 毅1,3,朱鵬霄2,3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基于硬度和組織演化的含硼高速鋼淬火工藝研究 ? 陳守東1,2,魏 帥1,2,孫文平1,2,王 銀3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兩種大斷面球墨鑄鐵用孕育劑的效果分析 ? 倪 鈞1,馬寒坤2,狄崇祥1,張本水2,趙 平1,張吉祥2,郭利霞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熱處理工藝對過共晶高鉻鑄鐵 組織及性能影響研究 ? 張 凱1,張建平2,張 禎1,鐘 寧3,盧尚文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有色合金 超聲功率對AlSi7MgCu2 合金組織 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 李便霞,曾凡嬌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攪拌鑄造法制備TiC 增強純鎂復合材料 的組織與性能 ? 趙玉璽1,郭瑞臻1,樂啟熾1,趙大志1,李小強1,任 良1,李洪運1,胡文鑫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特種鑄造 精密鑄造大型蠟模成形過程的數值模擬 ? 崔新鵬,李 峰,蔡詩雅,張愛斌,南 海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熔模鑄造ZM5 合金界面換熱系數研究 ? 孟曉東,張榮強,冀曉磊,邢昌勇,李 波,許龍歡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工藝技術 整鑄式立輥機架鑄造技術研究 ? 賈冠飛1,2,3,徐恩獻1,2,3,魏長鎖1,2,史國峰1,2,胡中華1,2,魯學鋼1,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大型框架鑄鋼導軌鑄造工藝設計與優化 ? 楊 清1,李 爽1,王 旭1,高占勇2,華連庚1,孫曉宇1,劉亞楠1,付 超1,武玉平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QT350-22AL 厚大斷面低溫球墨 鑄鐵件熔煉生產工藝 ? 潘 密,邵 斌,楊宗明,何 程,楊 華,劉 偉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鋁合金缸蓋水套芯工藝孔缺陷分析及工藝優化 ? 任澤翔1,叢培軍1,宋翰卿1,劉卓霖1,馬 林2,王 帥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鋁合金車輪鑄造裂紋研究 ? 曹學鋒,朱大智,張少文,劉云志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球墨鑄鐵冷鐵與灰鑄鐵冷鐵的應用分析 ? 馬志剛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
試驗研究 一種基于高溫合金超薄件的晶粒細化劑 及其與鑄造工藝適應性研究 ? 蔡文波1,楊金俠2,孟 杰2 基于高溫合金薄壁件超高溫澆注導致粗大晶粒和柱狀晶形成的問題,進行細化劑成分優化設計,并調整細化劑的添加量和粒度,制備不同晶粒尺寸的高溫合金試樣。通過對晶粒和微觀組織進行觀察,分析了晶粒細化機理及其工藝適應性。結果表明,細化劑芯部的C、Al、Cr、Nb、Co和Ti等元素具有異質形核作用,外部的Ni、W、Nb元素具有抑制細化劑高溫衰退的作用;細化劑中Ti、Nb、W和Cr通過形成碳化物增加形核質點;Ti通過與Al生成正方晶格的TiAl3進行異質形核;Co直接作為面心立方晶格(相的形核基底,或者借助與Al生成體心正方晶格結構的CoAl來增加形核基底,起到細化晶粒作用。在薄壁件澆注溫度要求的1 545~1 635 ℃范圍內保證晶粒細化效果的前提下,提出了細化劑的添加量、粒度和保溫時間等參數的適宜范圍。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形狀特征與領域知識驅動的多特征多領域 鑄件模型檢索算法 ? 孫曉龍1,張東城2,王 玉3,計效園1,王先飛2,王 琳3,劉睦坤4,李寶輝2,周建新1 針對鑄造典型應用領域中,由于以形狀分布直接檢索復雜鑄件三維模型的效果差,造成的歷史成熟工藝復用難等問題,提出了一種形狀特征與領域知識驅動的多特征多領域鑄件模型檢索方法。該方法基于D2算子、模數算子等6個特征算子提取三維模型形狀、熱節等結構特征與鑄造工藝知識特征,建立多個特征向量描述三維模型。計算并比較特征向量相似度大小進行模型的篩選,檢索出工藝設計方案相似的三維模型。開展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等領域鑄造企業產品三維模型庫的相似檢索實驗,在多領域多類別模型測試集、流體機械單領域多類別模型測試集中,Top-3模型檢索準確率分別為85.06%、95.83%。結果表明,相較于傳統形狀分布算子,該方法對于鑄件三維模型描述能力強、檢索性能高,為后續基于三維模型檢索的鑄件歷史工藝復用提供技術支撐。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不同凝固條件下共晶Si 生長界面穩定性 及分枝生長 ? 周鵬飛1,2,顧偉璐1,陸從相1,楊書根1,孫 瑜2 通過OM、SEM、EBSD等技術分析了不同凝固條件下共晶Si的生長行為。結果表明:共晶Si存在從平界面→胞狀晶→樹枝晶的轉變過程。同一個共晶(團)晶粒的Si相和α相都不是單晶體。Al、Si兩相共生生長過程中,共晶α可通過重復形核、亞晶界以及小角度晶界來調整生長位向以滿足兩相耦合生長的要求。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原位自生富Ta 相增強鋯基非晶復合材料 及其力學性能 ? 劉 凱1,張 磊1,陳忠維1,呂書林2,郭 威2,3,4 :利用元素微添加法成功在鋯基非晶基體中引入了原位自生富Ta增強相。富Ta相分布均勻、平均尺寸及顆粒間距與基體的特性塑性加工區尺寸相近。復合材料表現出優異的綜合力學性能,包括高斷裂強度及大斷裂塑性。原位自生富Ta相可有效阻礙基體中主剪切帶的迅速擴展,造成主剪切帶的分枝及增殖,產生多重剪切帶。同時,富Ta相本身變形及硬化行為對整體變形也做出了貢獻。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導軌材料抗電弧燒蝕性能 ? 譚本立1,2,范新會1,2,劉 杰1,2,王 鑫1,李 炳1,楊 珂1 采用真空感應熔煉鑄造的方法制備Cu-0.7Cr-0.12Zr基體材料,用真空自耗熔煉的方法制備Cu-0.7Cr-0.12Zr-0.1Ag-0.12Nb-1SiC-0.5Gr(石墨)-2W導軌用復合材料,在自制的電弧燒蝕裝置上分別測試兩種材料的燒蝕率,觀察了它們的燒蝕特征,對比分析材料在不同燒蝕次數、不同面電流密度下燒蝕率和燒蝕形貌的變化。結果表明,隨著燒蝕次數和電流密度的增加,兩種材料的燒蝕面積逐漸增大,燒蝕率先升高后降低?;w材料和復合材料的燒蝕率差距逐漸減小,從4.2∶1減小到1.8∶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無機磷酸鹽干態覆膜砂用粘結劑的改性研究 ? 夏增權1,2,張友壽1,2,夏 露1,2,羅圓圓1,2 采用二氧化硅對無機磷酸鹽干態覆膜砂用粘結劑進行改性。結果表明,親水性納米二氧化硅(一種由KH570改性的商用材料)改性粘結劑對砂型強度以及表面質量有明顯的提高。親水性納米二氧化硅加入量的適用范圍為占粘結劑的0.1%~8.25%,加入占粘結劑的0.3%親水性納米二氧化硅時,砂型強度及表面質量提升最多。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鑄鋼?鑄鐵 回火溫度對Cr23 高鉻鑄鐵組織性能的影響 ? 李 毅1,3,朱鵬霄2,3 通過光學顯微鏡,顯微硬度、洛氏硬度、沖擊及磨損試驗,研究了不同回火溫度對Cr23高鉻鑄鐵組織和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Cr23高鉻鑄鐵的硬度、沖擊韌性和耐磨性均先升后降。經過950℃淬火+500 ℃回火處理的Cr23高鉻鑄鐵,其磨損性能較950 ℃淬火+450 ℃回火處理的試樣提高了39.9%。經過950 ℃淬火處理+450~550 ℃回火處理后,Cr23高鉻鑄鐵沖擊斷裂均為脆性斷裂,解理斷口;經過950 ℃淬火+500 ℃回火處理的Cr23高鉻鑄鐵具有的性能。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基于硬度和組織演化的含硼高速鋼淬火工藝研究 ? 陳守東1,2,魏 帥1,2,孫文平1,2,王 銀3 通過對比分析了含硼高速鋼經退火+不同溫度/不同冷卻速率淬火+三次回火處理的硬度和組織演化規律,獲得的淬火熱處理工藝。結果表明:低硼高速鋼隨著淬火溫度的降低,冷卻速率對其硬度的影響作用減小,二次回火后硬度,為HRC 64。高硼高速鋼隨著淬火溫度的升高,冷卻速率對其硬度的影響作用減小,二次回火后硬度,為HRC 65。低硼高速鋼經1 050 ℃風冷淬火+兩次回火處理和高硼高速鋼經1 100 ℃風冷淬火+兩次回火處理后都存在二次硬化,回火馬氏體呈現細針狀和細小硬質相分布均勻,使硬度增加,為淬火工藝。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兩種大斷面球墨鑄鐵用孕育劑的效果分析 ? 倪 鈞1,馬寒坤2,狄崇祥1,張本水2,趙 平1,張吉祥2,郭利霞2 根據風電大斷面球墨鑄鐵件的生產需要,開發了Si-Ba和Si-Bi兩種高效孕育劑。利用階梯試樣模擬鑄造中試試驗,對比分析了不同壁厚的采用兩種孕育劑試樣的微觀組織以及力學性能。結果表明:兩種孕育劑都可以提高球墨鑄鐵的球化率,減小石墨球平均尺寸。Si-Bi孕育劑不但能提高球化率,而且極大增加了石墨球數,平均石墨球數達到80個/mm2;采用Si-Bi孕育劑的試件在球化率及石墨球數上均高于采用Si-Ba孕育劑的試件,且采用Si-Bi孕育劑的試件石墨球平均尺寸較小。采用兩種孕育劑的試件性能均高于標準值,在不同壁厚條件下,采用Si-Bi孕育劑的試件抗拉強度及屈服強度均高于采用Si-Ba孕育劑的試件。在200 mm壁厚尺寸,采用Si-Bi孕育劑試件抗拉強度具有值445 MPa。在不同壁厚條件下,采用Si-Bi孕育劑的試件其斷面收縮率、斷后伸長率多數低于采用Si-Ba孕育劑的試件;采用Si-Bi孕育劑的球墨鑄鐵強度明顯高于采用Si-Ba孕育劑的強度,而采用Si-Ba孕育劑的鑄件延展性較好。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熱處理工藝對過共晶高鉻鑄鐵 組織及性能影響研究 ? 張 凱1,張建平2,張 禎1,鐘 寧3,盧尚文1 采用覆膜砂鑄造構建了定向凝固環境,制備了定向凝固過共晶高鉻鑄鐵。研究了淬、回火工藝對過共晶高鉻鑄鐵組織、硬度、韌性和耐磨性的影響。結果表明:熱處理過共晶高鉻鑄鐵組織中碳化物為M7C3,基體主要為馬氏體,含有少量殘余奧氏體。初生碳化物截面為六邊形,總碳化物含量隨淬火溫度變化無顯著改變。1 100 ℃淬火時,初生碳化物發生了部分溶解。450 ℃回火時,硬度達到值。沖擊功隨回火溫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450 ℃以上回火,沖擊功再次增加。980、1 100 ℃淬火時,耐磨性出現在350 ℃回火,而1 050 ℃淬火時,耐磨性出現在450 ℃回火。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有色合金 超聲功率對AlSi7MgCu2 合金組織 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 李便霞,曾凡嬌 研究了不同超聲功率對AlSi7MgCu2合金組織與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當超聲功率為1 400 W時,合金的凝固組織中初生α-Al相及共晶硅最為細小,共晶硅形貌由未處理鑄態合金中的針片狀轉變為細小的顆粒狀和蠕蟲狀。此時,合金的布氏硬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分別為HBW76.4、276 MPa和4.6 %,與未超聲處理合金相比,分別提高了13.02%、41.54%和84%。試樣的斷裂方式為韌性斷裂,合金的綜合力學性能得到顯著提高和改善。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攪拌鑄造法制備TiC 增強純鎂復合材料 的組織與性能 ? 趙玉璽1,郭瑞臻1,樂啟熾1,趙大志1,李小強1,任 良1,李洪運1,胡文鑫2 通過攪拌鑄造的方法制備了碳化鈦(TiC)顆粒增強純鎂基復合材料(TiC/Mg),研究了向純鎂基體中添加不同含量碳化鈦(TiC)對復合材料組織與力學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納米TiC加入到純鎂中未觀察到明顯的反應產物,TiC能夠穩定地存在于鎂基體中;隨著碳化鈦(TiC)添加量的增加,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顯著增加,添加量為5%時,材料的抗拉強度增加了25.45 MPa,較基體提升了14.0%,抗壓強度增加了29.6 MPa,較基體增強了9.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特種鑄造 精密鑄造大型蠟模成形過程的數值模擬 ? 崔新鵬,李 峰,蔡詩雅,張愛斌,南 海 基于Moldflow軟件對某大型復雜蠟模的成形過程進行了數值模擬,并在同等工藝條件下通過注蠟試驗評價計算準確性。選用的KC4017B造型蠟具有非牛頓流體特征。計算結果表明,流體前沿在行進至內環環面時出現了明顯停滯,流動前沿溫度突然降低,形成12處充填不足的區域。試驗蠟模在相同位置也出現了充填不足的孔洞,驗證了數值模擬的準確性。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熔模鑄造ZM5 合金界面換熱系數研究 ? 孟曉東,張榮強,冀曉磊,邢昌勇,李 波,許龍歡 通過試驗測得ZM5合金在空冷條件下的溫度曲線,利用數值模擬的反分析優化方法計算并求解了ZM5合金鑄件在冷卻凝固過程中型殼與金屬液的界面換熱系數,得到了界面換熱系數隨金屬液溫度的變化規律,并對反求得到的界面換熱系數進行了驗證,數值模擬得到的溫度曲線與另一組試驗測得的溫度曲線吻合較好。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工藝技術 整鑄式立輥機架鑄造技術研究 ? 賈冠飛1,2,3,徐恩獻1,2,3,魏長鎖1,2,史國峰1,2,胡中華1,2,魯學鋼1,2 分析了整鑄式立輥機架的結構特點和技術要求。采用分區凝固補縮控制技術,使鑄件內部質量滿足了超聲檢測標準要求;根據機架結構特點選擇不同鑄件收縮率和加工余量,使機架毛坯各部位尺寸得到準確控制;采用雙層完全開放型澆注系統和三包合澆的澆注方案,緩解了澆注過程中形成的夾砂缺陷;利用化學成分內控和鈦微合金化技術,有效保證了鑄件力學性能和超聲檢測的透聲性要求。最終生產出了滿足技術要求的鑄鋼件。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大型框架鑄鋼導軌鑄造工藝設計與優化 ? 楊 清1,李 爽1,王 旭1,高占勇2,華連庚1,孫曉宇1,劉亞楠1,付 超1,武玉平1 在對某裝備鑄鋼導軌的結構特點和鑄造工藝難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鑄件的初始工藝進行試制和驗證,并針對初始工藝鑄件產生的澆不足、冷隔、縮孔、縮松和變形等缺陷,利用ProCAST三維數字化仿真模擬軟件對鑄件的凝固過程進行了仿真模擬和變形規律分析,并根據仿真模擬分析結果制定了改進措施,工藝改進后生產的導軌鑄件澆不足、冷隔、縮孔、縮松等缺陷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變形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加工后導軌鑄件整體結構和尺寸符合圖紙設計要求。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QT350-22AL 厚大斷面低溫球墨 鑄鐵件熔煉生產工藝 ? 潘 密,邵 斌,楊宗明,何 程,楊 華,劉 偉 研究了QT350-22AL錐形支撐厚大斷面低溫球鐵件。通過合理選擇、控制化學成分,以及采用輕、重稀土球化劑配合使用,采取現場倒包球化和多次孕育處理熔煉生產工藝技術,可以穩定生產出QT350-22AL厚大斷面低溫球鐵錐形支撐鑄件。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鋁合金缸蓋水套芯工藝孔缺陷分析及工藝優化 ? 任澤翔1,叢培軍1,宋翰卿1,劉卓霖1,馬 林2,王 帥1 針對重力澆注鋁合金缸蓋水套芯工藝孔縮松缺陷,采用數值模擬等手段對缺陷的形成原因進行了研究,對澆注工藝進行了分析和優化。采用模具噴涂優化、激冷涂料應用、增加補縮通道等措施,改進澆注工藝參數,并通過鑄造工藝數值模擬以及生產驗證確定了最終鑄造工藝方法。消除了缸蓋水套芯工藝孔縮松缺陷,提高了鑄件質量,降低了廢品率。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鋁合金車輪鑄造裂紋研究 ? 曹學鋒,朱大智,張少文,劉云志 鑄造裂紋是鑄件產品常見的失效形式之一,運用模擬分析對特定鑄件的裂紋原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該鑄件裂紋失效位置的殘余應力和塑性變形比較大,同時存在較高的熱裂和冷裂風險,通過更改局部造型可以有效減少失效位置的殘余應力和塑性變形,從而降低裂紋風險,并通過實際驗證,裂紋缺陷導致的報廢率大大降低。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球墨鑄鐵冷鐵與灰鑄鐵冷鐵的應用分析 ? 馬志剛 采用球墨鑄鐵冷鐵,按照規范操作,來消除鑄件內腔冷鐵處出現的皮下氣孔缺陷。產品生產過程中,冷鐵放置在鑄件內腔處,對比了灰鑄鐵冷鐵與球墨鑄鐵冷鐵的使用情況。在保證鑄件與冷鐵面接觸面不出現皮下氣孔的標準下,球墨鑄鐵冷鐵使用次數是灰鑄鐵冷鐵的6倍。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