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id="tplvz"><video id="tplvz"></video></big>

<ruby id="tplvz"></ruby>
<address id="tplvz"><em id="tplvz"><big id="tplvz"></big></em></address>

《鑄造》雜志

  201710期

面向2030的中國鑄造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專題綜述離心鑄造檢測技術試驗研究應用技術標準化
期刊基本信息

郵發代號:8-40

主編:曲學良

副主編:劉冬梅

廣告發行:王巧智

電話: 024-25611775

編輯部:

024-25852311-205   25847830

journal@foundryworld.com

地址:沈陽市鐵西區云峰南街17號

郵編:110022

  • 面向2030的中國鑄造技術
    拖拉機復雜鑄件的快速砂型鑄造方法
    ? 邵星海1,2,蔡安克1,2,郭亞輝1,2,許海鐸1,呂樂華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鑄造技術路線圖:環保與安全
    ? 方治連劉統洲 李懷明 張本平 蘇見波 黃力生 李子方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新材料·新工藝
    高速鋼中共晶碳化物的研究進
    ? 肖志霞1,2,3,李海鵬1,3,何繼寧1,2,3,馮建航1,2,3,米永旺4,殷福星1,2,3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電纜用Al-Fe合金抗壓蠕變及力學性能的工藝研究
    ? 楊榮凱1,陳 冠1,張 冰1,孔維權1,劉志鵬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高壓凝固工藝參量對鎂合金凝固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 劉 陳1,林小娉1,2,李 嬋2,徐 暢1,王 濤1,李 澤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共晶Fe-Cr-B-C合金的快冷組織與性能
    ? 牟 楠1,盧 靜1,2,周海銘1,閔小兵2,羅豐華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專題綜述
    鈦合金高溫離心鑄造裝置設計及其鑄造充型率研究
    ? 周思君1,屈銀虎1,符寒光2,成小樂1,張敏華3,劉少飛4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C、B、Hf在鎳基高溫合金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 余竹煥,張 洋,翟婭楠,王盼航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加快推廣天然氣化鐵技術的建議
    ? 呂榮伏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離心鑄造
    ZL204合金疏松特征及成因分析
    ? 王增勇,孫凱華,代以春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檢測技術
    試驗研究
    鎂釓合金凝固組織分析及模擬研究
    ? 肖凱凱,趙莉萍,張慧敏,劉淑梅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Nb對中鉻耐磨鑄鋼組織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 張 拓,曹 靜,滕鋁丹,楊弋濤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錳對Fe-Mn-Ni合金球墨鑄鐵微觀組織的影響
    ? 周裕雄,曲迎東,姜 珂,李榮德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應用技術
    鋁合金壓鑄標準現狀及展望
    ? 董顯明1,蹇 超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陶粒砂對灰鑄鐵件生產工藝的影響
    ? 薛蕊莉1,張龍江2,馬 勇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異形三通閥體砂型鑄造工藝
    ? 熊舉化1,黃 力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A356鋁合金低壓鑄造輪轂輪緣缺陷分析及改進
    ? 劉 洋,侯佳新,張志壯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標準化
    國家標準《重熔用鋁錠》解讀
    ? 曾 萍1,馬存真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行業標準《鑄造鋁合金金相 第2部分:鑄造鋁硅合金過燒》解讀
    ? 葉 珍,陳玖新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 面向2030的中國鑄造技術
    拖拉機復雜鑄件的快速砂型鑄造方法
    ? 邵星海1,2,蔡安克1,2,郭亞輝1,2,許海鐸1,呂樂華1
    針對制約拖拉機復雜鑄件新產品開發存在的周期長、成本高和技術落后等問題,進行拖拉機復雜鑄件的快速砂型鑄造方法研究。研究了拖拉機復雜鑄件的快速鑄造流程、分模設計方法和砂型砂芯的無模成形方法等。文中通過采用增材制造和減材制造技術,進行所需砂型砂芯的直接成形,并通過坎合組裝后澆注成形,實現拖拉機復雜鑄件的無??焖偕靶丸T造。研究表明,該方法能夠在不進行模具設計制做的情況下,進行拖拉機復雜鑄件的快速鑄造。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鑄造技術路線圖:環保與安全
    ? 方治連劉統洲 李懷明 張本平 蘇見波 黃力生 李子方
    第一節 概 述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五位一體,提出從源頭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輝煌,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與此同時,全社會的生態環境質量卻每況愈下,空氣、水、土地污染日益嚴重。全國人大根據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生態環境變化的需求,陸續修訂、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以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于2015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國家環保部隨即發布《環境保護按日連續處罰暫行辦法》《實施環境保護查封、扣押暫行辦法》《環境保護限制生產、停產整治暫行辦法》《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暫行辦法》等與之配套的部令,并同期實施。  新修訂并于2016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指出:“防治大氣污染,應當加強對燃煤、工業、機動車船、揚塵、農業等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推行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對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氨等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實施協同控制?!?nbsp;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問題也日益嚴重。為此,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14年8月頒布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決定于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新安全法規定:“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發展,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和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建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機制?!?nbsp; 鑄造行業是機械工業的能源消耗與污染物排放大戶,其能耗占機械工業總能耗的25%~30%[1],同時產生大量廢砂、廢渣、粉塵、廢氣和少量廢水。我國鑄件總產量從2000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至已發布統計數據的2014年,連續15年占據全球首位??偖a量從2000年的1 395萬t增加到2014年的4 620萬t,占世界鑄件總產量的比例從2000年的21.54%增加到2014年的44.58%。  鑄造生產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金屬熔煉和鑄件熱處理環節,其中金屬熔煉占鑄件生產總能耗的 70%左右[2];主要污染物產生環節在金屬熔煉、澆注、落砂、鑄件清理階段。  據統計,我國鑄造行業生產1 t鑄件所排放的污染物平均為粉塵50 kg、廢渣300 kg、廢氣1 000~2 000 m3[3],廢砂量隨造型工藝不同有較大變化,其中黏土砂最高達1.3~1.5 t,呋喃樹脂砂最低為0.3~0.4 t。據此推算,全行業2014年排放粉塵200多萬t、廢渣約1 400萬t、廢砂約4 000萬t、廢氣約700億立方米。  鑄造生產過程還伴隨產生大量職業危害因素。如金屬熔煉過程中,產生CO、CO2、SO2、NOx、鐵及其他重金屬煙塵、粉塵、熱輻射等;鑄件澆注過程中,產生CO、CO2、NOx、樹脂揮發物、二英、熱輻射等;采用有機粘接劑造型(芯)時,釋放出甲苯、甲醛、糠醇、三乙胺等有毒有害氣體;落砂、鑄件清理時,產生含游離SiO2的粉塵、金屬粉末、噪聲等。  針對我國鑄造行業的現實情況,國家質檢總局在2007年發布GB 8959—2007《鑄造防塵技術規程》,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13年發布新版《鑄造行業準入條件》,2014年發布JB/T 11995—2014《鑄造企業清潔生產綜合評價辦法》等相關法規、標準,以加強行業管理,促進鑄造行業節能減排和轉型升級,推進鑄造行業健康有序協調發展,更好地為裝備制造業服務。第二節 關鍵技術  一、鑄造生產全過程綠色化技術  1. 現狀  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會議確定將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概念提升為“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四化”變“五化”,將綠色發展定性為“政治任務”,要求“必須加快推動生產方式綠色化,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我國鑄造行業經過多年持續快速發展之后,目前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鑄件產量持續增長,但增長速度由2001—2010年的年均超過11%,降到2011—2014年的年均不足4%,并于2015年首次出現負增長;企業平均規模逐步增大,產業集中度提高,廠均鑄件年產量由2005年的939 t提高到2014年的1 777 t,但仍然只分別相當于德國、美國的1/5、1/3,甚至低于發展中國家印度(2 227 t)[4],在全球十大鑄件生產國名列倒數第一,很多適用于批量生產的技術、裝備手段因經濟原因無法推廣使用;低碳生產、提質增效、節能減排、職業健康與安全等“綠色鑄造”理念在鑄造行業逐步得到推廣,鑄造廢舊砂再生循環利用比例逐年提高,陸續涌現出一批綠色鑄造示范企業。工信部在2013年、2014年先后公布了兩批共1 114家通過鑄造行業準入條件審核的鑄造企業,這些企業2013年共生產鑄件1 810萬t(鑄鐵1 494萬t、鑄鋼237.5萬t、有色78.5萬t),占當年全國鑄件總產量的40.7%[5]。但為數眾多的小型企業管理水平低、生產工藝落后、節能裝備、環保及安全防護設施投入嚴重不足甚至完全無投入,致使全行業高消耗、高污染的態勢無法得到根本扭轉。  2. 挑戰  剛剛發布的《鑄造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推進綠色鑄造理念貫穿鑄造生產的全過程。優化工藝、產品、裝備、工廠設計,實現集約化、規?;?、專業化生產,提高鑄件合格率,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和物耗,改善作業環境,有效治理污染及減少廢棄物排放,提高資源的綜合循環再利用,從源頭開始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排放,做到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實現鑄造全過程節能減排”。要實現“鑄造生產全過程綠色化”,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研究、應用綠色鑄造廠房建設技術:工藝、建筑、結構、設備一體化設計;合理利用陽光、雨水、風力等自然資源;采用資源消耗少、環境影響小的建筑結構體系;選擇使用可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減少廠房建設及日常使用、維護過程中對能源、資源的消耗。(2)研究、應用綠色鑄造工藝設計技術:利用計算機虛擬設計、虛擬制造技術,優化鑄件生產工藝設計,提高鑄件質量和工藝出品率,降低鑄件廢品率和毛坯重量,從生產源頭減少原材料、能源消耗。(3)開發綠色鑄造材料:開發、應用各種環保原輔材料,包括各種少污染、無污染的環保樹脂、無機粘接劑、鑄造特種涂料、特種球化劑、蠕化劑、孕育劑、預處理劑等,減少鑄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4)使用節能、環保裝備:在鑄造工廠建設、運營過程中使用節能裝備,根據生產實際配備合適的除塵、降噪、節水等環保、安全防護設施,保證室內外空氣質量和污染物排放滿足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5)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按照《鑄造企業清潔生產評價辦法》《鑄造行業準入條件》等標準、規范的要求,研究、制定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綠色鑄造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對鑄造工廠設計、建設、鑄件生產過程、鑄件全生命周期等各個環節進行監督評估。以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為導向,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全面降低鑄造行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  3. 目標(1)預計到2020年,要達到的目標:  建立完善的綠色鑄造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并在全行業推廣應用。(2)預計到2030年,要達到的目標:  全行業廠均鑄件年產量達到5 000 t以上;鑄鐵件工藝出品率達到80%以上、鑄鋼件工藝出品率達到60%以上、鑄件廢品率低于5%、鑄件毛坯重量降低10%以上、加工余量降低50%以上;全行業90%以上的企業滿足綠色鑄造評價體系的要求,基本實現鑄造生產全過程綠色化。  二、熔煉煙氣治理技術  1. 現狀  鑄鐵件生產中,超過70%的鐵液采用沖天爐熔煉或沖天爐與感應電爐雙聯熔煉,其余約30%采用感應電爐熔煉。大型鑄鋼件和規模大的鑄鋼廠多采用電弧爐熔煉,其余一般采用感應電爐熔煉,兩者之間的比例未見統計數據。有色鑄造合金熔煉一般采用感應電爐、坩堝爐、反射爐等。  沖天爐熔煉以焦炭為燃料對金屬爐料進行加熱熔化,同時加入石灰石等造渣材料。沖天爐熔煉煙氣中,煙塵的主要組成是冶金煙塵、碳素煙塵和灰塵。冶金煙塵主要成分為FeO、Fe2O3、PbO、ZnO等,其含量隨焦炭、廢鋼用量,送風溫度、速度及廢鋼混雜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碳素煙塵由爐料中有機物不完全燃燒的產物和焦炭揮發物、碳氫化合物的分解產物所組成?;覊m是指煙塵中大于冶金煙塵和碳素煙塵的固體物質的總稱,主要成分是焦炭末、CaO等。  國際鑄造協會提供的沖天爐廢氣主要成分(質量分數)為[6]:5%~17%CO2、7%~26%CO、68%~76%N2、3×10-6~14×10-6 NOx、0.04%~0.1%SO2、水蒸氣及微量的O2、HF(使用螢石時)等;煙塵主要成分(質量分數)為:20%~40%SiO2、鐵及其氧化物12%~16%、3%~6%CaO、2%~4%Al2O3、1%~2%MnO、1%~3%MgO、焦炭末等(20%~50%)。沖天爐熔煉1 t鐵液產生的煙塵量約為4~10 kg。沖天爐煙塵中各類金屬氧化物占30%以上,這些金屬氧化物粒徑集中在5 μm以下。  電弧爐熔煉以電力為能源,熔煉過程一般分為熔化、氧化和還原三個熔煉期。熔化期主要是由于爐料中的油脂類可燃物質的燃燒,以及金屬在高溫時氣化而產生的黑褐色煙氣;氧化期主要是由于吹氧、加石灰,使爐內熔融態金屬激烈氧化脫碳產生大量赤褐色煙氣;還原期為除去鋼液中的氧和硫,調整鋼液的成分,投入碳粉或硅鐵等材料,產生白色或者黑色煙氣。  電弧爐廢氣主要成分(質量分數)為:20%CO2、0~5%CO、70%N2、5%O2及少量SO2、氟化物等;煙塵主要成分(質量分數)為:7%SiO2、鐵及其氧化物(35%)、7%CaO、35%MnO2、7%MgO、2%Al2O3。電弧爐采用爐內排煙時,噸鋼煙塵量8~12 kg;爐外排煙時,噸鋼煙塵量6~10 kg。電弧爐煙塵中粒徑5 μm以下的占80%以上[7]。  感應電爐熔煉鑄鐵、鑄鋼時,廢氣和煙塵的組成與電弧爐類似,但因其使用的爐料比較純凈,又沒有電弧的強烈攪拌作用,廢氣、煙塵數量明顯少于電弧爐。  銅、鋁、鉛、鋅、鎂等有色合金熔煉時,分別產生ZnO、ZnCl2、Al2O3粉塵以及HCl、HF、SO2等強腐蝕氣體。  目前,國內大型鑄造企業的熔煉設備一般均配備有除塵裝置,正常使用時可以滿足現行國家環保標準的要求。但部分企業對其維護、保養重視不夠,致使設備無法發揮其正常的防治污染能力。小型鑄造企業大多沒有配備合格的熔煉除塵設備,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為嚴重。  2. 挑戰  熔煉煙氣治理的難點在于如何提高生產過程中煙氣的捕集率,因此應加強對各類熔煉煙氣性質、特點的研究,制定操作性、經濟性俱佳的捕集方案。  沖天爐煙氣的特點:溫度高且變化范圍大(正常熔煉時100~300 ℃,當加料不及時,空爐、棚料或停風、打爐時段,煙氣溫度高達600~1 200 ℃);粉塵含量高(未摻野風的原始煙氣5~10 g/m3);微粉含量大(5 μm以下占20%~30%);含較多易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  目前在用的沖天爐除塵系統形式多樣,但只有間接換熱器與布袋除塵器組合而成的除塵系統,過濾效率達99%以上,粉塵排放濃度達30 mg/m3,甚至更低,除塵效果良好。  為節省投資,國內目前使用的沖天爐除塵系統,一般均按正常熔煉工況進行設計且不考慮脫硫,一旦煙氣溫度超過設計值,除塵系統停止運行。隨著環保要求逐步提高,未來的沖天爐除塵系統必須能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持續使用,并且必須考慮脫硫裝置。為此,應研究、開發可在更高溫度下使用的高效率、高性價比過濾材料以及高效、經濟脫硫裝置。  電弧爐熔煉煙氣的特點:三個熔煉期中,煙氣溫度、含塵濃度、煙氣量變化很大,以氧化期最高;爐內排煙時,煙氣溫度高(1 000~1 400 ℃)、含塵量大(13~20 g/Nm3)、數量少(800 Nm3/t鋼);爐外排煙時,煙氣溫度較低(100~160 ℃)、含塵量較?。?~8 g/Nm3);屋頂排煙時,煙氣溫度最低(\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新材料·新工藝
    高速鋼中共晶碳化物的研究進
    ? 肖志霞1,2,3,李海鵬1,3,何繼寧1,2,3,馮建航1,2,3,米永旺4,殷福星1,2,3
    綜述了在常規凝固條件下高速鋼中共晶碳化物的研究現狀,闡述了鑄態組織中常見的三種類型共晶碳化物的形貌,重點探討了Si、W、Mo、V、Nb、Ti及其他微量元素等對高速鋼共晶碳化物析出的影響機制,并分析了改變冷卻速度對共晶碳化物M2C形態、尺寸和分布的影響,概述了退火、淬火和回火工藝對高速鋼碳化物組織轉變的影響研究,對高速鋼中共晶碳化物的進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議。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電纜用Al-Fe合金抗壓蠕變及力學性能的工藝研究
    ? 楊榮凱1,陳 冠1,張 冰1,孔維權1,劉志鵬2
    通過導電率測試、金相顯微鏡、掃描電鏡及壓蠕變等力學性能測試,研究不同鑄造及擠壓工藝條件下,合金元素對Al-Fe系合金微觀組織及抗壓蠕變等力學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熱頂半連續鑄造較金屬型鑄造冷卻速度快,可獲得晶粒細小均勻的鑄態組織,Cu可細化其鑄態枝晶結構;相比金屬型工藝,熱頂半連續鑄錠擠壓棒材內部Al3Fe初生相細小彌散,其抗拉強度和導電率同時大幅提高;熱頂半連續鑄造工藝、添加Zr和Cu均可提高Al-Fe合金擠壓棒材的抗壓蠕變性能。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高壓凝固工藝參量對鎂合金凝固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 劉 陳1,林小娉1,2,李 嬋2,徐 暢1,王 濤1,李 澤1
    采用CS-1B型高壓六面頂壓機,在2~4 GPa高壓及不同加熱溫度下對鑄造Mg-7.52Zn-2.91Y-0.54Zr合金進行高壓凝固,利用SEM、O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凝固壓力及加熱溫度對高壓凝固組織及二次枝晶間距的影響,并測試了高壓凝固合金的力學性能及耐蝕性能。結果表明,高壓作用下凝固能極大地細化鎂合金凝固組織,平均一次臂長度由常規鑄造下的165 μm,減小到2 GPa下的50 μm,4 GPa下的20 μm;平均二次枝晶間距由常規鑄造下的35 μm,減小到2 GPa下的8 μm,4 GPa下的5 μm;晶間第二相由連續網狀分布變為4 GPa下斷續分布。試驗合金的抗壓強度由常規鑄造的346 MPa提升至4 GPa凝固的446 MPa。在3.5%NaCl介質中高壓凝固合金具有更小的腐蝕電流密度、更正的腐蝕電位。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共晶Fe-Cr-B-C合金的快冷組織與性能
    ? 牟 楠1,盧 靜1,2,周海銘1,閔小兵2,羅豐華1
    通過中頻感應爐熔煉、快冷,制備出共晶Fe-Cr-B-C合金。采用OM、SEM(附帶EDS)、XRD觀察了共晶Fe-Cr-B-C合金的組織,并檢測其硬度和沖擊韌性。結果表明:鑄態Fe-Cr-B-C合金的宏觀硬度為HRC68,沖擊韌性達到13.6 J/cm2;組織由馬氏體+殘余奧氏體基體和沿晶界連續網狀分布的(Fe,Cr)2(B,C)+(Fe,Cr)23(B,C)6硬質相組成。經960 ℃×2 h退火后,合金的宏觀硬度降低為HRC46,沖擊韌性減少到3.4 J/cm2;基體組織轉變為鐵素體和粒狀滲碳體,硬質相(Fe,Cr)2(B,C)和(Fe,Cr)23(B,C)6少量溶解,局部區域出現斷網,生成新相(Fe,Cr)3(B,C)。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專題綜述
    鈦合金高溫離心鑄造裝置設計及其鑄造充型率研究
    ? 周思君1,屈銀虎1,符寒光2,成小樂1,張敏華3,劉少飛4
    針對鈦合金薄壁鑄件易于出現冷隔、澆不足等問題,設計出一種適用于真空感應爐帶有加熱和保溫功能的高溫離心鑄造裝置。對鑄型進行加熱,從而降低金屬液的冷卻速度,進一步提高充型率。該高溫離心鑄造裝置由離心加熱系統、供電系統及機械機構等組成。澆注試驗表明,設計的高溫離心鑄造裝置可鑄造出厚度為1.0 mm左右的形狀復雜無缺陷薄壁鑄件。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C、B、Hf在鎳基高溫合金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 余竹煥,張 洋,翟婭楠,王盼航
    高溫合金由于較高的高溫強度以及良好的組織穩定性等特征,被廣泛地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隨著高溫合金的發展,難熔元素以及貴金屬元素的添加使得其成本大幅度提高,同時也使鑄造缺陷顯著增加。近年來的研究發現:C、B、Hf的添加可以強化晶界,提高鑄造產品的成品率、力學性能和組織穩定性并降低生產成本。本文總結了近年來微量元素C、B、Hf在高溫合金中的作用,主要論述了C、B、Hf的添加對高溫合金凝固特性、凝固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加快推廣天然氣化鐵技術的建議
    ? 呂榮伏
    介紹了天然氣化鐵技術及國內的發展現狀,指出了感應電爐化鐵涉及的CO2增排問題,認為天然氣化鐵關系鑄鐵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加快天然氣化鐵技術的研究推廣,提出了包括成立技術推進小組、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目錄、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等一系列建議。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離心鑄造
    ZL204合金疏松特征及成因分析
    ? 王增勇,孫凱華,代以春
    ZL204合金的鑄造性能差,通過工藝優化和缺陷分析以提升鑄件質量。工業CT技術可以觀察和分析缺陷三維形貌特征,實現更全面和更準確的鋁合金鑄造缺陷評價。結果表明,ZL204合金中的組織疏松與工件厚度呈正相關關系,在同一厚度截面上,組織疏松由外至內呈典型的環狀分布且嚴重程度依次遞減,中心部位組織均勻,疏松產生原因與凝固過程中的溫度場和Cu、Fe等成分偏析有關。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檢測技術
    試驗研究
    鎂釓合金凝固組織分析及模擬研究
    ? 肖凱凱,趙莉萍,張慧敏,劉淑梅
    試驗研究了Gd含量分別為0、3.83%、5.81%、9.76%鎂釓合金的宏觀組織、微觀組織和第二相。鎂釓合金常規凝固組織為α-Mg固溶體和Mg5Gd第二相組成;隨著稀土Gd含量增加,晶粒細化,第二相Mg5Gd的分布狀態和數量也發生變化,當Gd含量為3.83%時,第二相多數呈顆粒狀或短棒狀獨立分布在晶界處,隨Gd含量增加至9.76%,第二相體積分數增加,呈現孤島狀共晶組織;利用3D-CAFE模型模擬計算Mg-5.81%Gd中心等軸晶區所占面積比例與試驗結果相吻合,并且模擬結果顯示,隨著Gd含量由3.83%增大到9.76%,晶粒細化,柱狀晶區減少,中心等軸晶區增加。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Nb對中鉻耐磨鑄鋼組織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 張 拓,曹 靜,滕鋁丹,楊弋濤
    采用掃描電鏡,室溫拉伸試驗機和XRD分析儀等實驗設備研究了Nb對中鉻耐磨鑄鋼基體組織、碳化物含量和類型以及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隨著Nb的添加,鋼中碳化物含量增加,主要碳化物由(Cr, Fe)7C3向NbC轉變;Nb含量的增加使抗拉強度升高,但對硬度的影響不大。Nb含量為0.2%左右時,碳化物呈細小不連續狀分布,細晶強化和固溶強化共同作用而表現出良好的力學性能。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錳對Fe-Mn-Ni合金球墨鑄鐵微觀組織的影響
    ? 周裕雄,曲迎東,姜 珂,李榮德
    針對目前以錳代鎳的奧氏體球墨鑄鐵研究趨勢,本研究對Mn含量為4%、6%、8%、12%、14%和16%的Fe-Mn-Ni合金球墨鑄鐵微觀組織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隨著奧氏體球墨鑄鐵中Mn含量增加,石墨的圓整度逐漸降低,開始由球狀轉變為蠕蟲或團絮狀;石墨球的數量和尺寸也逐漸減小。碳化物的含量隨Mn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奧氏體晶粒的尺寸不隨Mn含量變化而變化,能譜分析結果表明,奧氏體晶粒內的Mn含量不超過5%,多余的Mn會以碳化物形式析出。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應用技術
    鋁合金壓鑄標準現狀及展望
    ? 董顯明1,蹇 超2
    介紹了鋁合金壓鑄的背景及歷史,對最新版標準進行了解讀,對比了國內舊版本與新版本的區別,同時對比了同國外先進工業國家對應標準的區別,最后客觀說明了標準的重要作用,明確了目前標準制定及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討論了將來如何制定、更新鋁合金壓鑄標準。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陶粒砂對灰鑄鐵件生產工藝的影響
    ? 薛蕊莉1,張龍江2,馬 勇2
    對比了硅砂和陶粒砂的化學成分和物性參數。通過MAGMA軟件模擬分析使用陶粒砂對灰鑄鐵件冷卻過程的影響,并進行了生產驗證,從而明確使用陶粒砂生產灰鑄鐵件在工藝和生產過程中的控制要點。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異形三通閥體砂型鑄造工藝
    ? 熊舉化1,黃 力2
    用于某船舶產品的三通閥體,鑄件壁厚相差懸殊,有4.5 MPa的液壓試驗要求。閥體原設計牌號為錫青銅ZCuSn10Zn2,過去生產時泵漏率曾達到60%以上。對閥體結構進行分析,并對錫青銅ZCuSn10Zn2與硅黃銅ZCuZn16Si4在海水中的耐蝕性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在砂型鑄造條件下,硅黃銅ZCuZn16Si4比錫青銅ZCuSn10Zn2更適合制造壁厚懸殊、有較高泵壓要求的閥體,并獲得設計單位同意由硅黃銅替代錫青銅。研究了硅黃銅三通閥體的砂型鑄造工藝,成功進行了批量生產,泵漏率降低到8%以下。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A356鋁合金低壓鑄造輪轂輪緣缺陷分析及改進
    ? 劉 洋,侯佳新,張志壯
    利用滲透探傷、金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及能譜分析儀(EDS)分析了A356鋁合金輪轂輪緣位置的鑄造缺陷。結果表明:缺陷主要為邊界圓整的,內部存在碳氧夾雜物的孔洞以及邊界為針狀β-Fe相的狹長狀孔洞,少量孔洞內部存在由于過濾網纖維絲脫落所引起的夾雜物。為提高產品質量,對易出現的各種缺陷進行總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標準化
    國家標準《重熔用鋁錠》解讀
    ? 曾 萍1,馬存真2
    GB/T 1196—2017《重熔用鋁錠》國家標準已正式發布。新版標準是在GB/T 1196-2008基礎上,對牌號、規格、原鋁液、包裝等內容進行了調整。通過對新舊版標準、國內外標準進行對照分析,幫助標準使用者更好地掌握新版標準。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行業標準《鑄造鋁合金金相 第2部分:鑄造鋁硅合金過燒》解讀
    ? 葉 珍,陳玖新
    熱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過燒組織,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鋁硅合金基體的連續性,直接影響合金的力學、耐疲勞、耐腐蝕等性能。過燒對鋁硅合金基體的影響,在后續的機加工、涂裝等過程都無法消除。因此,對過燒組織的判定是材料檢測的重點。相比于行業標準JB/T 7946.2—1999《鑄造鋁合金金相 鑄造鋁硅合金過燒》,JB/T 7946.2—2017《鑄造鋁合金金相 第2部分:鑄造鋁硅合金過燒》,完善了標準適用范圍,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過燒、過燒三角、復熔球、復熔共晶體等術語和定義,補充了試樣的切取和制備工藝,完善了部分過燒級別的金相組織,更新了原有效果較差的金相組織圖。本文有助于JB/T 7946.2—2017標準的宣貫和使用者對標準的理解。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教室内污辱女教师在线播放,美女班主任被强奷30分钟,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