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2030的中國鑄造技術 熔體處理溫度對K424高溫合金凝固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 楊敬明,于 波,蘇貴橋,稅國彥,李長春,婁延春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鑄造技術路線圖:半固態鑄造 ? 馮志軍 阮 明 李宇飛 王 偉 石 飛 吳 江 蘇 鑫 李澤華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鑄造技術路線圖:擠壓鑄造 ? 張衛文 齊丕驤 朱德智 羅繼相 趙海東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新材料?新工藝 基于Flow-3D軟件的鋁合金濾清器座的壓鑄工藝優化 ? 魏娟娟1,米國發1,張錦志2,毛長城2,許 磊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鈦合金石墨型鑄造用ZrO2涂層性能研究 ? 趙 軍1,張建中1,金 磊1,陳曉明1,于 波2,蘭 天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含不同樹脂芯砂的粘土砂強化再生技術研究 ? 孫清洲1,2,任文成1,2,郝學杰1,2,許榮福1,2,孫益民3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K403鎳基高溫合金圓形平板鑄件熱裂傾向分析及解決措施 ? 趙會彬1,周同金1,2,馮 微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壓力鑄造 原材料和工藝因素對消失模鑄鐵件組織的影響 ? 程俊偉,張杰瓊,蔡安克,郭亞輝,馮志明,許海鐸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戶外圓桌面鋁合金扇形件壓鑄模具設計 ? 張玉璽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初生相形態對半固態擠壓鑄造Al-Si-Mg-Fe合金力學性能的影響 ? 張占領1,張艷琴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擠壓鑄造鋅合金及固溶時效的組織和性能 ? 羅海軍1,閆 賓1,朱權利2,陳家堅3,周志誠4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鋁合金汽車轉向器壓鑄過程的數值模擬與產品組織分析 ? 張銀帥1,2,黃正華2,宋東福2,徐春杰1,周永欣1,李揚德3,李衛榮3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消失模鑄造 高溫合金DD483熔體的過冷能力研究 ? 馬德新,張瓊元,王海洋,王海偉,趙代銀,張松泉,李林蓄,劉 俊,賀群功,鞏秀芳,楊功顯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試驗研究 CO2硬化酚醛樹脂的制備及在缸體砂芯上的應用 ? 趙洪仁1,王成剛1,張宏奎1,劉偉華2,宋 來2,李英民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強磁場對Cu-Ag合金凝固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 李貴茂1,2,柳 艷1,石為喜1,王海波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Bi對Al-20%Si合金微觀組織及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 ? 徐運超1,曹稔秋2,水 麗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高碳當量合金灰鑄鐵摩擦磨損性能研究 ? 王篤雄1,鄭志偉1,陳榮發1,顧曉文2,趙玉寶2,陳倩鈺3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磷對鋁電解陽極用磷鑄鐵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 韓成府,路王珂,孫玉福,曹成虎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變質處理對Al-10.5Si合金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 唐超蘭1,溫竟青1,仲召軍2,周德敬2,李 龍2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高硼耐磨合金的變質處理 ? 王志勝1,陳 祥2, 3,李言祥2, 3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Cr對馬氏體球墨鑄鐵磨球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 胡小鋒1,閆德勝1,喻傳宏2,覃照成2,戎利建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應用技術 鋁合金氣缸蓋氣密性缺陷的改進 ? 甄廣北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風電增速機行星架鑄造工藝的改進 ? 孫首群1,汪仕陽1,黃 飛2,吳晗晗1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一種耐磨中鉻合金鋼熱處理工藝研究 ? 張新恩1,姜利坤1,郭建斌2,張德才3,亢同慶3,張德旺3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
面向2030的中國鑄造技術 熔體處理溫度對K424高溫合金凝固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 楊敬明,于 波,蘇貴橋,稅國彥,李長春,婁延春 研究了不同熔體處理溫度對K424鎳基鑄造高溫合金凝固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熔體處理溫度的升高,MC型碳化物不斷細化,分布更加彌散均勻,晶粒尺寸和二次枝晶間距減小,微觀偏析得到改善;當熔體處理溫度達到1 600 ℃以上時,合金的拉伸塑性和持久性能顯著提高;但是熔體處理溫度過高會加劇坩堝反應,導致1 650 ℃時氧含量明顯增加,合金的拉伸強度和持久壽命出現下降趨勢。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鑄造技術路線圖:半固態鑄造 ? 馮志軍 阮 明 李宇飛 王 偉 石 飛 吳 江 蘇 鑫 李澤華 第一節 概 述 半固態鑄造技術是將含有非枝晶固相的固液金屬混合物在凝固溫度范圍內加工成形的一種金屬材料成形技術[1]。與傳統金屬材料成形方法相比,半固態鑄造技術具有如下特點:①被加工的材料處于液固共存兩相區,一方面,可減少凝固潛熱和凝固收縮,有利于實現更精確的近終成形;另一方面,由于成形溫度低,減輕了模具的熱沖擊,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同時減少了零件凝固時間,提高了零件的成形速度。②半固態加工材料中初生固相呈球形或近球形,具有良好的流變特性和觸變性,在低剪切速率下,材料表現如同固態,無流動性,可以被夾持移動;在高剪切速率下,半固態金屬的黏度大大降低,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可以成形復雜零件。③半固態加工材料的黏度比液態金屬高且容易控制,在充型過程中,充型平穩,減少氣體卷入和氧化。因此半固態鑄造件的微觀組織均勻,壁厚效應小,表面光滑,內部組織致密,內部氣孔、偏析等缺陷少,具有優良的焊接性、熱處理性能和力學性能。④高黏度的半固態合金可以改善非金屬材料的漂浮、偏析以及與金屬基體難潤濕的不足,有利于制備高質量的金屬基復合材料。 適用于半固態鑄造技術的合金體系需要有一定的結晶區間。研究表明,可以應用的合金包括鋁合金、鎂合金、鋅合金、鎳合金、銅合金以及不銹鋼、彈簧鋼和灰口鑄鐵、球墨鑄鐵等多種金屬材料[2]。其中鋁、鎂合金由于熔點低、研究相對比較深入,成為半固態領域應用最多的半固態材料。 半固態鑄造技術主要分為流變鑄造和觸變鑄造兩大類。觸變鑄造質量控制相對穩定,是早期半固態鑄造技術主要研究方向,但半固態觸變鑄造技術效率低、能耗大、設備投資大,生產成本高,有逐漸減少趨勢;與觸變鑄造相比,半固態流變鑄造最顯著的優勢在于半固態漿料在線制備,工藝流程短,低能耗,料頭和廢品等可以及時就地回收,是目前研究的熱點。 制漿技術是半固態鑄造技術最重要內容之一。美國、意大利、法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已經開發出 20多種半固態制漿及流變鑄造技術。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Flemings等人自主發明的SSRT(M Semi-Solid Rheocast process)流變鑄造專利技術[3]。 我國的半固態鑄造技術起步較晚,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沈陽鑄造研究所等20 余家學校和科研院所進行了半固態金屬鑄造技術的研究[4]。 與傳統鑄造技術相比,現有的半固態鑄造技術成本仍然相對較高,由于需要首先進行制漿,因此效率較低,同時生產過程中需要控制的參數較多,質量穩定性還有待提高。目前,半固態鑄造技術主要存在以下技術難點:①半固態流變鑄造用合金種類較少,且性能與期望要求還有差距;②半固態鑄造計算機數值模擬技術缺乏真正符合半固態金屬漿料充填過程實際的數學模型;③半固態金屬的物理特性和流變理論研究較少,缺乏半固態鑄造工藝理論依據;④半固態球狀組織形成機理不明確;⑤缺乏生產成本低、設備簡單、工藝流程短的半固態在線制漿工藝;⑥國內半固態金屬漿料的制備及成形均采用獨立分開模式,兩者的銜接性差,整個工藝流程長、成本高、質量穩定性差,難以發揮半固態鑄造技術的優勢;⑦多功能、一體化、專業的半固態鑄造裝備國內幾乎處于空白;⑧缺乏專業化的半固態流變壓鑄或擠壓模具數字化智能控制技術及裝置;⑨半固態鑄造缺陷控制機理及技術重視度低,研究較少[5]。 綜合國內外半固態鑄造技術發展情況及面臨的問題,半固態鑄造技術的總體發展趨勢是:向低成本、高效率、高質量大規模穩定制造半固態金屬鑄件的方向發展。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鑄造技術路線圖:擠壓鑄造 ? 張衛文 齊丕驤 朱德智 羅繼相 趙海東 第一節 概 述 擠壓鑄造是一種將一定量的液態金屬注入模具型腔,然后施加較高的機械壓力,使液態或半固態的金屬在壓力下低速充型、凝固和發生少量塑形變形,獲得毛坯或零件的材料加工技術[1-2]。與其他鑄造成形方法相比,該技術具有選材范圍寬、金屬液利用率高、鑄件組織均勻致密、力學性能優良、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高等優點。與塑性成形方法相比,具有變形力和成形能較小、無需多道工序加工、可制造形狀復雜的零件等特點[1-4]。 擠壓鑄造可用于生產各類合金,如鋁合金、鎂合金、鋅合金、銅合金、灰鑄鐵、球墨鑄鐵、碳鋼、不銹鋼等。不僅適用于上述鑄造類合金,還適用于鑄造性能差的變形類合金[1,4]。擠壓鑄造特別適合于對一些形狀復雜且又有較高性能要求的產品。在鑄件壁厚方面,它介于壓力鑄造和模鍛成形之間,不能太薄,也不宜太厚。 擠壓鑄造作為一種結合了鑄造和塑性加工特點的短流程、高效、精確成形技術,是機械、汽車、家電、航空、航天、國防等領域中的關鍵零部件實現高性能和輕量化目標的重要技術途徑。在全球低碳環保要求的推動下,對高性能、輕量化的機械產品和零部件需求越來越強烈。特別是隨著我國交通運輸(如航空、航天、汽車、軌道交通)和電子信息(如計算機、通信設備)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擠壓鑄造產品能夠以優良的性價比滿足上述行業對產品的高強度、輕量化、低成本化要求。因此,發展擠壓鑄造技術,不僅提升我國鑄造技術的整體水平,讓我國更多產業的產品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還可帶來企業效益新的增長點,產生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2]。 擠壓鑄造材料目前關注度最高的仍是鋁合金材料及其鋁基復合材料,特別是鑄造性能較好的Al-Si系合金研究比較深入。Al-Cu系和Al-Zn系是另外兩個研究較多的材料體系。隨著國家對鎂資源利用的大力扶持和高度關注,擠壓鑄造鎂合金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擠壓鑄造在零件成形方面,國外已經利用擠壓鑄造技術生產出新一代汽車V6發動機缸體、大型覆蓋件、外廓尺寸為1 200 mm×400 mm×300 mm的汽車底盤鋁橫梁以及大型載重汽車鋁輪轂等,少數西方發達國家和俄羅斯還開發出了重25~50 kg的鋁合金坦克負重輪。國內在擠壓鑄造零件成形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典型產品有:中型負重輪(重45 kg,直經580 mm),高功率密度(HPD)柴油機的鑲圈內冷復合材料鋁活塞,鋁基復合材料履帶板;轎車副車架(934 mm×550 mm×247 mm,重約35 kg);汽車空調渦卷盤;鎂合金摩托車發動機外殼和輪轂;轎車及重載卡車鋁輪轂等。此外還試制了鋁合金輪轂(外徑670 mm)和傳操系統支架(投影面積580 mm×480 mm)等大型復雜零件。針對鋼鐵材料擠壓鑄造產品,開發了液壓閥體、破碎機錘頭等[5-12]。 在擠壓鑄造新工藝開發方面,基于擠壓制件的大型化、復雜化和強韌化發展趨勢,開發了一些擠壓鑄造新技術[1,6-7]。在擠壓鑄造工藝優化方面,更加關注擠壓鑄造工藝參數(如加壓時間、加壓壓力、保壓時間、澆注溫度、模具預熱溫度等)等對合金性能、微觀組織和鑄造缺陷形成的影響[5]。 隨著金屬結構件向大型化、復雜化、高性能化和輕量化方向發展,擠壓鑄造技術在材料體系、關鍵零部件擠壓鑄造成形及擠壓鑄造裝備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的挑戰:(1)針對高熔點的合金材料,擠壓鑄造技術應用還非常有限。一些對性能要求很高的大型復雜零件擠壓鑄造精確成形,還需要研制具有更優綜合性能的新型材料,進一步完善適合于金屬材料擠壓鑄造技術的材料體系。(2)在熔體輸送方面,熔體精準定量、防止熔體的氧化和卷氣、防止輸送管熔體泄露和溫度精確控制等方面還有待完善。(3)在大型復雜擠壓鑄造模具制造方面,如何提高模具壽命和降低成本仍面臨著巨大挑戰。(4)在零件的組織和性能控制方面,主要難點有:①復雜零件的模具結構設計;②擠壓鑄造工藝參數優化;③數值模擬技術的應用;④鑄造缺陷的預測及其防止措施等。(5)在新型擠壓鑄造技術研發方面,如何將新工藝與設備研發有機結合,實現擠壓鑄造成形設備的高效率和高精度還有待加強。 擠壓鑄造技術的發展趨勢是[2]:(1)拓展擠壓鑄造技術的材料體系。從目前主要側重鋁合金向鎂合金以及高熔點的銅合金、鋼鐵材料等方面發展。加強研發擠壓鑄造金屬基復合材料。(2)開展大型、復雜、厚壁和薄壁的關鍵零部件擠壓鑄造成形的研發。(3)開發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擠壓鑄造成形設備,實現系列化,拓寬設備的適應性。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新材料?新工藝 基于Flow-3D軟件的鋁合金濾清器座的壓鑄工藝優化 ? 魏娟娟1,米國發1,張錦志2,毛長城2,許 磊1 利用Flow-3D軟件對鋁合金濾清器座壓鑄工藝方案的充型過程進行了模擬,預測了卷氣缺陷在鑄件中的分布情況。根據模擬結果,在圓柱上設置半環形溢流槽對初始工藝進行優化后,鑄件內的卷氣現象明顯降低。生產實踐表明,采用優化后的方案鑄件缺陷少。對于提高鑄件質量和合格率具有一定的工程應用價值。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鈦合金石墨型鑄造用ZrO2涂層性能研究 ? 趙 軍1,張建中1,金 磊1,陳曉明1,于 波2,蘭 天2 探索了粉液比對鈦合金石墨型鑄造用ZrO2涂層常溫性能及對鑄件表面成形質量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粉液比對涂料的密度、粘度、懸浮性具有顯著影響,粉液比為2.5∶1時涂料最適宜使用;相同粉液比條件下,厚壁鑄件表面流痕少于薄壁鑄件;相同壁厚條件下,高粉液比涂層鑄件表面流痕少于低粉液比涂層鑄件。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含不同樹脂芯砂的粘土砂強化再生技術研究 ? 孫清洲1,2,任文成1,2,郝學杰1,2,許榮福1,2,孫益民3 對含不同樹脂芯砂的粘土砂強化再生技術進行了研究,發現對含不同樹脂芯砂的粘土砂進行強化再生,可以提高其鑄造工藝性能。含熱芯盒、冷芯盒樹脂芯砂的粘土砂適宜的強化再生工藝為“機械磨輪搓擦+微粉風選分離”,其中機械磨輪搓擦3 min/次,微粉風選分離5 min/次,進行兩次強化再生效果最佳,且強化再生砂混制熱芯盒、冷芯盒樹脂砂的抗拉強度明顯高于完全再生砂和同種新砂。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K403鎳基高溫合金圓形平板鑄件熱裂傾向分析及解決措施 ? 趙會彬1,周同金1,2,馮 微1 針對K403鎳基高溫合金圓形平板鑄件出現的熱裂現象,采用有限元模擬軟件ProCAST對不同澆注溫度下鑄件的凝固過程進行對比分析,結合模擬結果對熱裂進行預測,并與工藝試驗結果對比。結果表明:當澆注溫度為1 500 ℃時,鑄件與冒口部位結合處形成最大應力值為61 MPa;當澆注溫度1 450 ℃時最大應力值為39 MPa。實際澆注過程中澆注溫度1 500 ℃條件下產生熱裂,而澆注溫度1 450 ℃時未見熱裂紋產生。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壓力鑄造 原材料和工藝因素對消失模鑄鐵件組織的影響 ? 程俊偉,張杰瓊,蔡安克,郭亞輝,馮志明,許海鐸 針對消失模生產鑄鐵件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質量問題,系統分析了消失模鑄造過程中白模、原砂等原材料及各種工藝因素對灰鑄鐵件、球墨鑄鐵件、蠕墨鑄鐵件石墨形態和基體組織的影響,并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生產實踐表明,選擇優質的材料,改善冶金質量,強化孕育,加強對工藝過程的管理與控制,可以減少或消除消失模原材料和工藝因素的不良影響。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戶外圓桌面鋁合金扇形件壓鑄模具設計 ? 張玉璽 運用AutoCAD和UG兩種軟件對扇形件壓鑄模具進行設計驗證。充分考慮壓鑄工藝性,壓鑄機生產能力得到最佳發揮,全面細致地介紹了確保壓鑄模脹型力與壓鑄機安裝中心重合的計算方法及應用過程,并從不同側面進行分析與說明,并將其實用化。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初生相形態對半固態擠壓鑄造Al-Si-Mg-Fe合金力學性能的影響 ? 張占領1,張艷琴2 采用氣泡攪拌制備鑄造鋁硅鎂合金半固態漿料(GISS)工藝,可以開發出具有細小均勻的球狀晶體結構的半固態漿料。本文以輪轂鑄件為例,研究通過帶氣孔的石墨頭釋放出細小惰性氣體氣泡,氣泡在熔體內部引起強烈對流,使得熱量可以迅速散失從而加快冷卻速度;同時也使得熔體中的溫度場更加均勻,抑制枝晶形成,得到細小的球狀晶粒。通過改變吹氣量、吹氣時間以及石墨頭表面積,即可獲得不同固相率的漿料,最后采用擠壓鑄造工藝生產出合格鑄件。結果表明,初生α(Al)的形狀和粒徑大小對鑄件的拉伸強度和伸長率有很大的影響。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擠壓鑄造鋅合金及固溶時效的組織和性能 ? 羅海軍1,閆 賓1,朱權利2,陳家堅3,周志誠4 對擠壓鑄造鋅合金的組織性能及固溶時效進行研究,擠壓鑄造鋅合金蝸輪與重力鑄造相比其綜合力學性能明顯提高,鑄件中心的抗拉強度由330 MPa提高到410 MPa,伸長率由3.5%提高到13.7%。擠壓鑄造鑄態金相組織為均勻細小的花朵狀,通過合適的固溶時效處理可以有效改善鋅合金的成分偏析,提高力學性能。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鋁合金汽車轉向器壓鑄過程的數值模擬與產品組織分析 ? 張銀帥1,2,黃正華2,宋東福2,徐春杰1,周永欣1,李揚德3,李衛榮3 利用鑄造模擬軟件 ProCAST對ADC12鋁合金汽車轉向器的壓鑄充型過程進行數值模擬,包括充型時間、溫度場和卷氣順序對壓鑄件質量的影響,獲得較優的壓鑄工藝參數(澆注溫度650 ℃、模具溫度220 ℃、快壓射速度3.0 m/s和慢壓射速度0.3 m/s),為提高鋁合金汽車轉向器的壓鑄質量提供依據。用優化工藝參數制備的壓鑄件內部質量良好,無明顯夾雜和孔洞等缺陷。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消失模鑄造 高溫合金DD483熔體的過冷能力研究 ? 馬德新,張瓊元,王海洋,王海偉,趙代銀,張松泉,李林蓄,劉 俊,賀群功,鞏秀芳,楊功顯 為了分析高溫合金DD483鑄造葉片單晶率很低的原因,對該合金凝固過程中的過冷能力進行了測量。為了保證溫度測量的可靠性,采用兩種測溫系統和兩種熱電偶絲。通過測得大量合金熔點和形核溫度數據,得出平均形核過冷度作為該合金的過冷能力。從測量結果看,不論用哪種熱電偶絲(國產或國外產)和哪種測溫系統(固定式或移動式)該合金的過冷能力都是大約9.3 ℃,遠遠低于其他高溫合金。證明這種合金在所用的型殼中抗雜晶能力很弱,因而具有較差的單晶鑄造性能。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試驗研究 CO2硬化酚醛樹脂的制備及在缸體砂芯上的應用 ? 趙洪仁1,王成剛1,張宏奎1,劉偉華2,宋 來2,李英民2 CO2硬化酚醛樹脂粘結劑是一種有利于環保的冷芯盒制芯材料。對酚醛樹脂本體合成工藝進行了簡要的總結,介紹了通過正交試驗得到的合成工藝,制備的樹脂砂具有吹氣硬化,初始強度高的特點。對發氣量等工藝性能進行了檢測,并重點介紹了該材料在卡車大型柴油發動機缸體砂芯上的應用。生產實踐表明,CO2硬化酚醛樹脂粘結劑制芯無毒、無味,澆注鑄件內腔表面光潔,砂芯潰散性良好,生產出了合格的缸體鑄件.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強磁場對Cu-Ag合金凝固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 李貴茂1,2,柳 艷1,石為喜1,王海波2 為了制備組織均勻、細小,性能優良的Cu-Ag合金試樣,研究了有無強磁場條件下不同Ag含量的Cu-Ag合金的凝固組織和顯微硬度。研究結果表明,強磁場下Cu-Ag合金的初生Cu枝晶變短,細化,共晶組織面積增加,片層間距減小,同時初生Cu枝晶內Ag含量增加,合金硬度下降。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Bi對Al-20%Si合金微觀組織及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 ? 徐運超1,曹稔秋2,水 麗1 ?研究不同Bi含量對Al-20%Si合金微觀組織及摩擦性能的影響。借助金相顯微鏡(OM)、掃描電鏡(SEM)、X射線衍射(XRD)對Al-20%Si合金進行觀察分析。結果表明,隨著Bi含量的增加,Al-20%Si合金組織中初晶硅和共晶硅都有不同程度的細化。添加0.75%Bi,塊狀初晶硅的棱角鈍化,尺寸小于50 μm;當Bi含量達到1.5%時,初晶硅近似不規則多邊形,尺寸進一步減小,棱角更加圓潤,共晶硅呈彌散分布,部分呈顆粒狀。摩擦磨損試驗表明,Bi對Al-20%Si合金摩擦系數以及摩擦力產生影響,摩擦系數從0.73降為0.58,磨損量減少20%。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高碳當量合金灰鑄鐵摩擦磨損性能研究 ? 王篤雄1,鄭志偉1,陳榮發1,顧曉文2,趙玉寶2,陳倩鈺3 高碳當量灰鑄鐵由于其碳含量較高,組織中石墨數量較普通灰鑄鐵多,鉻、鉬、銅等合金元素的加入使得石墨形態良好,故高碳當量合金灰鑄鐵的導熱性和耐磨性更佳。以HT250和高碳當量合金灰鑄鐵為研究對象,研究兩種灰鑄鐵在不同摩擦條件下的摩擦磨損性能,并結合掃描電鏡(SEM)和金相探討了兩種灰鑄鐵微觀組織和性能的關系及摩擦磨損機理。研究表明:高碳當量合金灰鑄鐵的抗拉強度為263 MPa,略高于HT250,石墨形態和HT250類似;在相同的摩擦磨損條件下,高碳當量合金灰鑄鐵的摩擦系數更小,耐磨性更優。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磷對鋁電解陽極用磷鑄鐵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 韓成府,路王珂,孫玉福,曹成虎 研究了磷含量對鋁電解陽極用磷鑄鐵組織及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經800 ℃×24 h退火后,含磷0.49%~1.92% 磷鑄鐵試樣的組織主要由鐵素體、石墨和磷共晶等組成,且隨含磷量的增加,磷共晶以及大塊狀磷共晶的數量逐漸增多,磷共晶的形態主要為塊狀和骨骼狀。磷鑄鐵的沖擊韌度隨著磷含量的增加逐漸降低,磷含量由0.49%增加到1.92%時,沖擊韌度由0.72 J/cm2下降到0.60 J/cm2;磷鑄鐵的電阻率隨著磷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含磷1.02 %時電阻率達到最大,為1.239×10-6 Ω·m;含磷1.92%時電阻率最小,為1.057×10-6 Ω·m。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變質處理對Al-10.5Si合金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 唐超蘭1,溫竟青1,仲召軍2,周德敬2,李 龍2 主要研究了Na鹽和Sr的加入量及保溫時間對Al-10.5Si合金組織及性能的影響。研究得出,Na鹽對Al-10.5Si合金的變質效果一般,當加入量為1.2%,保溫0 min時,其變質效果最佳,硬度從未變質51 HV提高到58 HV,電導率由19.80 MS/m提高到25 MS/m,但是,保溫20 min后開始出現明顯的衰退現象。Sr對Al-10.5Si合金的變質效果較Na鹽好,加入量為0.02%,保溫20 min時,對Al-10.5Si合金產生非常好的變質效果,合金電導率提高到25.90 MS/m,硬度從未變質51 HV提高到53.8 HV。隨著Sr加入量的增加,Si顆粒尺寸并未進一步細化。另外,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100 min內),采用Sr變質的合金沒有產生明顯的衰退現象,但是,Sr變質容易導致合金吸氫,使合金組織內部出現氣孔等缺陷。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高硼耐磨合金的變質處理 ? 王志勝1,陳 祥2, 3,李言祥2, 3 鑄造高硼耐磨合金中的硼化物呈網狀分布在晶界上,降低了該種材料的沖擊韌性。為此,研究熱處理、變質處理、冷卻條件等方法對硼化物形態的影響。結果表明,采用添加鈦變質結合高溫熱處理、增大冷卻速度等方法,可以改善硼化物形態,使網狀結構斷開,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沖擊性能。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Cr對馬氏體球墨鑄鐵磨球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 胡小鋒1,閆德勝1,喻傳宏2,覃照成2,戎利建1 研究了兩種不同Cr含量的馬氏體球墨鑄鐵磨球(Φ110 mm)內外層微觀組織和硬度。結果顯示,磨球的表層組織以馬氏體和石墨球為主,不含Cr的磨球心部組織以片層狀的珠光體為主,還有石墨和少量鐵素體;加入0.4%Cr后,磨球心部以馬氏體為主,含一定數量的碳化物。硬度測試結果表明不含Cr磨球外層硬度約HRC50,心部硬度僅HRC30,內外層硬度相差HRC20;加Cr后因引入了碳化物,外層硬度提高到HRC59,而內外層硬度差僅HRC3。與高鉻鑄鐵磨球相比,含Cr的馬氏體球墨鑄鐵磨球具有較好的綜合性能,在較大沖擊環境下具有更好的應用前景。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應用技術 鋁合金氣缸蓋氣密性缺陷的改進 ? 甄廣北 金屬型鑄造汽車發動機鋁合金氣缸蓋機械加工后的廢品中,氣密性廢品一直占到廢品總數的約50%。對氣缸蓋機械加工后氣密性廢品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從生產實際出發,以科學試驗數據為依據,通過對生產工藝和生產過程控制等方面進行改進與完善,從而減少了氣密性廢品,提高了氣缸蓋的機械加工合格率。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風電增速機行星架鑄造工藝的改進 ? 孫首群1,汪仕陽1,黃 飛2,吳晗晗1 風電增速機用球墨鑄鐵行星架內齒孔壁較厚,共晶凝固時間長,凝固膨脹壓力大,易產生縮松缺陷。通過對鑄件的充型和凝固過程進行數值模擬,對工藝進行了優化。生產實踐表明,采用優化的工藝有效地防止了行星架的縮松缺陷,鑄件工藝出品率提高15.13%。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 一種耐磨中鉻合金鋼熱處理工藝研究 ? 張新恩1,姜利坤1,郭建斌2,張德才3,亢同慶3,張德旺3 研制一種中鉻合金鋼襯板,并探索熱處理工藝對中鉻合金鋼力學性能與微觀結構的影響規律。在奧氏體化溫度為920~1 000 ℃區間內,分別進行油冷、空冷淬火熱處理。結果表明:隨著奧氏體化溫度升高,試驗材料的硬度與抗拉強度均呈增大趨勢,沖擊韌性則隨著奧氏體化溫度的升高先增大后減小,空冷淬火溫度為960℃時,材質強韌性達到最佳匹配。當淬火溫度低于960 ℃時,奧氏體均勻化不充分,合金強化作用不明顯,強度和硬度偏低;當奧氏體化溫度高于960 ℃時,晶粒長大粗化,沖擊韌性降低。 [摘要] [HTML 0KB] [PDF全文]